查看原文
其他

自制设备创新大赛拿了全国一等奖,这个老师不简单!

西华大学 2019-02-15


执教33年,教授学生近15000人,在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他用智慧打开学生求知的大门,用创新培育科研的硕果。他在2018年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他就是我校力学实验中心主任、力学教学部主任古滨教授。



人物名片

古滨,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现任校级力学实验中心主任和力学教学部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会员,四川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四川省实验力学专委会委员,西南地区力学协作组成员。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理论)、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实验)、西华大学教学名师、西华大学优秀教师、西华大学优秀实验工作者、西华大学优秀党员。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多项。


在《力学与实践》《舰船技术》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主编教材9部。主持了省教育厅的多项重点教改项目,以及多项实验室建设项目,主持包括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在内的多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


由浅入深,结科研硕果


初次走进8教122实验准备室,映入眼帘的便是随意搭在沙发上的两床棉被。刚从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归来的古滨,又马不停蹄投身到其他项目中,“最近几天都在这里加班,教学、科研、竞赛……事情有点多。”古滨解释说。


10月21日,从“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设备创新大赛”上传来捷报,古滨主持研发的设备“互动式普及型材料力学创新实验平台”从近千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一等奖。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报道


比赛现场竞争激烈,古滨获奖的背后,离不开他多年来对教学的思考和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2006年,面对低年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古滨心里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国内现有的材料力学非破坏性电测实验所涉及的工况过于简单,学生对此类实验兴趣不大,只是机械地完成一些规定动作、记录几个数据、套用现成的实验报告。如何才能让学生将材料力学理论课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验中,并通过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呢?”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古滨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呆在实验室里,他不断思考着:“如何研发一台功能全面且突破传统模式的材料力学实验平台。2012年,第一代“互动式普及型材料力学创新实验平台”面世。2013年,该平台作为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总决赛中唯一创新实验平台进行了公开展示交流,并获得了多位专家的好评。

 


古滨并未就此止步,他在第一代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更新,推出了第二代,最终达到预期目标。第二代仪器能完成材料力学理论课和作业中大部分工况的实验重现,进而有效拓展传统材料力学实验范围,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实验的需求。


“该创新平台可以实现多循环的互动,同学们可以随时把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或思考的问题拿到实验室,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更直观形象地清楚构件内在力学变化过程与规律。” 古滨自豪地说。


作品:“互动式普及型材料力学创新实验平台”


起于力学,深耕创新。作为力学教学部主任和校级力学实验中心主任,古滨将教书育人放在首位,致力于基础力学教学工作和改革试点工作,为学生完成创新实验提供平台,拓展学生视野。目前,该平台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全国10多所高校中得到推广使用,学生依靠该创新实验平台已自主完成二十余项设计创新实验项目。


山高水长,展力学魅力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的一句话揭示了力学的魅力。在古滨看来,力学的魅力在于其是一门工科基础科学,只有基础打得牢,学生才能在各个工程领域大放光彩。


古滨长期教学一线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建筑力学等课程教学工作,从事实验中心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和力学创新实验平台的研发工作,先后被西华大学评为“优秀实验工作者”(实验),“西华大学教学名师”(理论)。



比起在课堂上使用ppt教学,古滨更喜欢在黑板上书写板书,再加上简洁明了的配图,这能帮助学生更直观理解繁杂的力学公式与概念。同时,他还会巧妙融入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讲解,比如在一次动量矩守恒定律的课堂上,古滨将轮滑绳子放在自己的脖子上,佐以动作手势,来解释其中的原理,这种方式不仅使得理论更容易理解,也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教学不仅局限于校园。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古滨也作为力学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了多项比赛,例如六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理论竞赛和六届四川省大学生力学理论竞赛,所指导的学生多人多次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其中在一届省级力学竞赛中,古滨指导的学生获得了
理论力学全省第一名、材料力学全省第一名及总成绩全省第一名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古滨已为近15000名西华学子教授过力学课程,可谓桃李满天下。三十年开花,三十年结果。今年九月,古滨荣获2018年西华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称号背后,饱含着同学们对古滨的喜爱与敬仰。


诲人不倦,守教学初心


问及留给古滨印象最深刻的学生,古滨不假思索地回答道:“2002级的学生。”2003年,古滨兼任2002级三个班的班主任,这是他第一次当班主任,他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督促他们学习,关心他们生活。



除此之外,古滨在三个班中设立了“最大进步奖”,以此激励进步的学生。“平时获奖的学生大多是班里成绩拔尖的少数,这个奖项的设立,是想让所有进步的学生都有被认可的机会。奖项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人人都有可能获得荣誉。”古滨感叹到。


令古滨感到欣慰的是,当年所带班级有8名学生考研成功,其中7人考取了外校的研究生,远超往年人数。直到现在,许多毕业学生仍会通过电话或QQ联系古滨,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力学难题寻求建议。



“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突患急性阑尾炎,古老师亲自开车把他送到医院,从这个同学开始做手术起,日夜陪伴在他身边照顾。后来非典肆虐的时候,古老师也每晚坚持到学生宿舍查寝,时刻关注我们的身体情况,让我们很感动。”2002级土木学生李星说。


“古老师不仅课堂风格幽默风趣,在生活中也如同我们的父辈一般关心我们,经常在没有课的时候到寝室督促缺勤的同学按时上学,保证每一堂课都做到认真出勤。”2002级土木学生王新文说。


学生眼中的古滨,是学识渊博、寓教于学的良师,同院系教师眼中的古滨,是热心助人、追求进步的同事。


“古滨老师的教学很有特点,充满激情。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他不断寻求进步,并将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他不仅对学生非常热情,而且也会给予教师们帮助......”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向天宇老师说。


对于未来应该怎么做?古滨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教书育人。如今的古滨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管理中。古滨笑道:“以前有许多爱好,爱远行爱下棋,现在三分之一的时间给了教学,其余三分之二交给科研与事务管理等工作。”


三十三载奉献求索,三十三载言传身教。古滨满怀对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的坚持,始终不遗余力地用双手传递着知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西华学子。未来,古滨的力学之路仍未停下,科研的脚步继续前行……


推荐阅读


西华秋韵2018完整视频大放送!一起来回顾精彩瞬间

西华“炫富摔”狂刷屏!他们一摔,大家都来点赞!

10天,33栋楼,46面墙!西华学子为这里带来一片花海

我校41个项目获教育部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资格!




作者:袁书航、李思浩

编辑:白恩格

编审:王舒、黄潇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